从圣诞到春节,再到情人节,互联网公司送礼业务激战连连?
2025-09-30
21浏览
从圣诞到春节,再到情人节,互联网公司送礼业务激战连连?对急于试水“送礼物”新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来说,每个节日都是它们的战场——从2024年圣诞节到新年、春节,随后则是2月14日情人节,接下来大概是3月8日妇女节。

对于渴望开展“赠送礼品”全新业务的在线企业而言,每逢节日都是它们的主战场,例如2024年圣诞节,紧随其后是新年和春节,再往后是2月14日的情人节,然后便是3月8日的妇女节。

节前淘宝就设置了情人节礼品推荐专区,里面列有“给女伴挑选的物品排行”“给男伴挑选的物品排行”等销售排行,方便顾客查询;微信店铺里的一些卖家也在商品标签上添了“情人节礼品”等字样,以此增加店铺的访问量。

去年圣诞临近时,微信便对“赠送物品”选项启动了小范围尝试,随后数家应用平台在龙年新春到来前也陆续推出类似服务,社交互动与商业交易的双重特性,使得“赠送物品”这一行为获得了外界广泛关注。微信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网络零售环境,它可以将微信店铺和商品顺畅地融入社交互动,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;对于以淘宝为典型代表的在线销售平台,这既是在常规竞争之外提升用户体验的一种途径,也属于用新思路包装传统营销策略的一种方法。

然而,商家和顾客对此看法可能并不一致。一位同时在多个平台售卖食品的商贩向电厂表示,赠送物品并非日常或频繁发生的活动,"主要还是要看节庆时机"。自今年1月下旬以来,他了解的同行们,大多数店铺都接到过"赠送物品"的订单,但这些订单对整体销售额的提升效果不大,即使是那些商品本身就很适合作为礼品的商家,"订购的件数也并不算多"。

无论是淘宝平台还是微信渠道,由接收方提供收货信息的做法,使得这份赠送的礼物在送出时就打了折扣。而且,售后服务是更大的隐患——一旦商品出现瑕疵,只有接收方才有资格申请退货。一位88VIP会员正因此感到困扰,让朋友帮忙处理退货已经十分尴尬,更糟糕的是“退货产生的运费竟然还要他来承担”。另有一位顾客借助微信店铺的赠品选项完成交易,她订购的商品由拼多多商家提供,配送确认短信中标注的真实金额仅为其支付金额的四分之一。

“送礼物”围着节日转

当前社会上流行互赠礼品的现象,起源于2024年12月下半月。彼时,微信在线商店的管理部门发布通报,宣布对赠送礼品这一服务开展小范围试验,参与测试的用户能够在其平台售卖的商品区域发现“赠予他人”的提示,通过点击即可尝试使用。

这个时节有点微妙,圣诞、新年、春节等节日马上就要到了,有些用户确实有送礼的习惯,而且那种蓝色的消息卡片和微信红包作用差不多,这个被叫做“微信蓝包”的功能,因此变成了既有新意又实用的社交互动手段。紧接着淘宝礼品代发靠谱吗,淘宝、京东等好几个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“送礼物”服务,利用节日气氛来吸引顾客。

初步测试完成后进行广泛部署。龙年新春到来之际,微信把“赠送礼品”选项放置在对话界面的功能条上,夹在“发红包”和“转账”之间,并且增加了“批量发送礼品”和“礼品竞猜”选项——在多人交流时非常实用,正月初一,马化腾、张小龙等公司领导更是亲自参与其中,通过“礼品竞猜”活动为员工送上护肤品套装、糖果咖啡、拖鞋等,以此表达关怀。

根据微信公布的春节相关统计,休闲食品、甜点类以及毛绒布艺产品是民众挑选礼品的主要方向。腾讯旗下调研机构在《春节馈赠全览分析》中公布了部分企业的相关成果:三只松鼠在节日期间礼品销售总额突破千万级别;特仑苏在除夕当天微信店铺的总交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二十倍;瑞幸咖啡在春节时段礼品组合的日均销售量达到八万套。另外,经典作品、文化学说、抚养手册、应试手册等不同书籍种类的赠予订单,同比增幅超过一万,数量显著增加。

白茶品牌品品香最近开设了微信小店,店铺目前标有“新店开业”字样。品品香团队向电厂方面表示,借助微信小店提供的“赠送礼品”选项,再加上他们在年货节期间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活动,销量确实有了明显提升。关于未来的表现,由于后台系统还在持续改进中,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进行更多尝试和探索才能确定效果。

品品香的淘宝店铺已经启用了“赠送礼品”选项,并且获得了一些以此为目的的订单,情况与微信店铺有所区别,毕竟淘宝作为更成熟的电商交易平台,其商品资源更为丰富,“赠送礼品”功能与平台交易特性融合得更为自然,蛇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期间,淘宝通过1分钱赢取礼品的营销方式送出了价值达千万的商品,元宵节期间,“猜灯谜”互动活动也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其中。

游戏互动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“赠送物品”这一特性,商品由销售方供应,让用户无需经历“赠送”环节,仅需完成“接收”,在简化步骤的同时,销售方依然可以通过平台达成宣传效果。淘宝也在《“赠送礼品”功能使用指南》中说明:“赠送礼品功能能够开辟一条新的销售渠道,商家可以借助这个功能来宣传商品,吸引顾客下单,从而提高商品成交比例。”

不过,除去节日这类特殊时刻,“赠送物品”的平素需求有多大呢?有家卖书的透露,2025年1月,其淘宝店铺里用于送礼的订单在全部订单中的比例非常低,整体增长也不明显。“赠送物品”这个关键词在微信上的热度走势也能当作一个参考,最近三十天里,热度最高点是在1月26日,之后急速下降,然后变得没什么变化。

有位从事跨平台食品销售的商贩指出,"赠送物品"这一特性更适宜专注于礼品行业的商贩,其余品类的拓展"不会有显著提升",原因是"平日里馈赠的次数有限"。此外,针对性强库存的准备相当复杂,收益不够稳固,耗费精力却难以集中。

该商家表示,今年对各大平台的赠送礼品选项保持谨慎态度,计划等到明年春节时再进行尝试,并且会提前备好相关商品,至于春节以外的其他节日,则没有安排任何计划,当然,这一切的前提是明年这项功能依然有效,而不是一时兴起最终又消失。

售后成为“大问题”

虽然表面上被包装成赠送物品的形式,但就商家和消费者而言,这本质上还是商品买卖活动,关键在于销售成果、产品质量以及购物感受。

有家售卖厨具的商家透露,他的淘宝店铺并没有自行开启“赠送礼品”选项,却收到了顾客提出的赠品要求。其中有个订单始终看不到收货地址和寄送途径,“最终只做了退款处理”。但该商家补充,只要交易能完成且店铺不因此蒙受损失,他们不会封禁这类服务。

发电站获知,现阶段微信店铺的折扣由商家承担成本。除新店铺可享受零押金试运营、技术费用优惠、引流券等好处外,一位电子产品商表示,微信店铺对商家并未提供任何资金支持或政策倾斜,管理上并未给予特别关注,而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。“或许“赠送礼品”这个功能仅是内部的小范围尝试,并非长远规划的一部分。”

淘宝“赠送物品”活动的优惠同样源于商家的资金支持。店铺若参与平台减免活动,商品页面的优惠力度会依照减免规则调整,情人节促销期间平台的减免规则为“消费满300元减去40元”,换算成折扣大约是八七折。早先的“消费满200元减去30元”和“消费满200元减去20元”的规则,分别相当于八五折和九折的优惠。

年货节活动期间,依照平台整体营销方案,本淘宝店铺售卖的“送礼物”商品实际优惠等同于直接降价15%。品品香向电厂表示,现已终止“送礼物”的优惠措施。该企业解释说,此举主要出于全国价格保持一致的需要,若撇开该原因,优惠幅度尚可接受。

也就是说,人们是否借助微信、淘宝提供的“赠送物品”选项完成交易,并不会获得额外的费用减免,因此,整个购物感受对后续活动会产生很大作用。

在类似小红书的社交网站上,能发现许多人对“赠送物品”选项表达了不满。微信店铺的商家有迟迟不发货甚至消失的情况,而淘宝的赠品订单在退货换货方面也存在诸多麻烦,这些内容占据了众多讨论。

有位顾客用微信小店“赠送商品”选项买东西,过了商品详情里写的最晚发货日子,她给朋友买的货还没寄出去,她去问商家服务人员,说“连一点回应都没有”,结果她只好让朋友去要求退钱了,后来她发现,还有其他人收到过货品质量不行的东西淘宝礼品代发靠谱吗,甚至有下单后长时间没发货,最后发现店铺不开了,只好找微信小店的官方客服来处理的情况。“真的服了,在哪个电商平台受过这种气啊?”

遇到这个情况,一位深受淘宝赠品退货问题困扰的88VIP会员或许能说明白。赠送的订单无法享受88VIP退货运费补偿,要是收礼人要退货,除了要办理退货手续,还得承担退回货物的邮费成本。这种情况,无论是送礼的人还是收礼的人,都和原本希望传递美好、收获惊喜的初衷相去甚远。

当前情形下,要消除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,唯有品牌直营店售卖的、肯定不会有退货换货的标准化商品,或许可以采用赠送物品的方式完成交易。

对于之前售卖厨具的商家而言,将“赠送礼品”这一特点同节庆活动紧密相连,假如不能让顾客得到更多的好处,那么收到的成效并不显著,需要观察后续的改进措施。对于微信、淘宝这类平台来说,首要任务是明确这个功能的潜在用户群体到底是谁,并且当它被当作一种简便的推广方式时,还必须有哪些必须的服务支撑。终究,让店家与顾客建立更紧密的联系、增加用户群体,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。淘宝要“回归顾客”,微信希望“构建一个规模更大、更有价值、潜力更足的线上交易环境”,形成不良观感非常容易,但想要纠正却十分困难。

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搜集,如有侵权联系客服删除

图文阅读
 
QQ在线咨询
客服热线
15370006169
客服微信号
stu006